入靜的機理〈劉天君----氣功入靜之門〉2

這好像孩子盡管成人了,如果誤入歧途,父母還是要糾正的。古人描述入靜高層境界的狀態時說,「意氣俱靜,無亦無,一靈獨覺。」這「一靈獨覺」是什麼?即是處於消極狀態的感覺思維所保持的一線警覺。這一線警覺是要時間保持的,如果丟棄了,便可能在恍惚之中出現偏差。

   
入靜過程中感覺思維的積極狀態和消極狀態,可認為是感覺思維的「活動期」和「休息期」。在感覺思維的發展全過程中,活動期和休息期始終是交替的。入靜之初,所需要的感覺被誘導產生,此後又需要成長壯大,這期間感覺思維多處於積極狀態,即活動期,但這並不排除其中有短暫的相對消極的休息期。例如在入靜境界達到一個新的層次,尚處於穩定積累之時,感覺思維的運演活動就比較平和。當入靜達到高層境界,感覺思維的活動總體上是處於休息期,但這同樣有可能穿插著一次或數次短暫且相對積極的活動期。因此,積極感覺思維和消極感覺思維的劃分不是絕對的。

或者說,由顯意識轉為潛意識。應該承認,思維都是可以察覺的,是顯意識範圍內的活動。它必須有可察之-    入靜達到高層境界時,感覺思維活動的又一個變化是由自我察覺轉為下意識,----無論是抽象的、形象的還是具-----在運動或流動,非此便不成為其思維了。潛意識或下意識活動不顯任何類型的「」〈人們對潛意識活動的察知,往往是因對它的又以呈「象」的形式回歸到顯意識中來的活動結果進行反思而獲得的,它的具體活動過程,人們是一無所知的〉,因此也就談不上思維活動。

    說感覺思維由顯意識轉入潛意識,其實也就是由存在轉到不存在。感覺思維於顯意識與潛意識之間出入游移,在主觀意識上就是時有時無、若有若無。那麼為什麼不明明白白地說穿,還要採用從顯意識轉入潛意識的說法呢?這是出於這樣的考慮:此時形成感覺的心理活動方面雖然停止了,但生理活動方面尚未停止。感覺的形成是心理活動和生理活動的統一,其中任何一方面的暫停並不意味著另一方面也作出同樣的反應。我們走在街上時,對迎面而來的人可以去看或者不看;但我們不去看時並不意味著迎面而來的人已不存在,人家還在走自己的路。

    同樣,在入靜高層境界中,意識不去體驗那些足以引起感覺的生理活動,並不意味著那些活動的消失,它們還在繼續活動,而當它們繼續活動的結果時或返回顯意識而被感知時,和以前相比,感覺已經有了改變。此外,之所以認為那些活動是感覺思維活動的繼續,更主要的是在於,這些沒有被意識到的生理活動在「無人控制」之時,仍按原來預定的方向變化發展,如先前在顯意識中受感覺思維駕馭時一樣。

    例如,處在感覺時有時無,若有若無的恬憺虛無境界中,這個境界並不因「時無」或「若無」而終止,每次轉回到「時有」、「若有」時,它不但依然如故,而且還往往向前發展了,境界更深遠了。因此,感覺思維活動雖然停止了,但它的影響猶在,說它轉入了潛意識大概還是當的。

    感覺思維活動在入靜高層境界到來之時,總的趨勢是減弱的。從積極轉向消極,從顯意識轉入潛意識,便是這總趨勢的表現。

    我們已經知道,入靜的最高境界是「物我兩忘」,此時一切意識活動都已趨於靜止,感覺思維活動當然也不例外,它也要「退休」了,心安理得地「退休」,因為它已經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誘導產生並充分發展了入靜的感覺體驗。

    以上大體勾畫了入靜感覺思維活動發生發展的全過程。應當申明,在入靜調心的思維操作活動中,除感覺思維外,其他形式的思維活動也是存在的,但感覺思維活動居於主導和中心地位。前面已經說過,抽象、形象、具三種思維形式是不能截然分開的。因此,在入靜過程中,抽象、形象思維也是經常參與的,只不過它們不居於支配地位。

    從個體或種系的、形象、抽象思維形式發生發展的順序來看,入靜過程中,練功者從日常抽象思維和形象思維為主的思維活動,過渡到具思維中的感覺思維活動,是一種思維形式的回歸。這種回歸從人類思維的種系發生上說是回歸先天,而從個體思維發生上說則是返老還童。眾所周知,回歸先天和返老還童是我國古代許多氣功流派、尤其是道家氣功的主導思想。

    由此看來,入靜過程中的這種思維形式的回歸,正是與古代聖賢們的追求相一致。更令人驚異的是,這種回歸不僅僅體現在思維形式上,而且還體現在思維內容上。因研究幼兒心理而頗負盛名,對思維發展學說作出卓越貢獻的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在他的名著《發生認識論》中說過這樣一段話:「-----嬰孩把每一件事物都與自己的身體聯繫起來,好像自己的身體就是宇宙的中心一樣-----但卻是一個不能意識其自身的中心。」如果用這段話作為入靜高層「天人合一」及「物我兩忘」境界的釋,簡直是太妙絕了!

    能說這僅僅是巧合嗎?入靜的高層境界與幼兒的意識境界巧合〈從形式到內容〉,二十世紀大科學家對幼兒心理的表述與兩千多年前老子莊子對氣功境界的表述巧合,這當然可以是一種解釋。但如果不是從偶然性,而是從必然性角度來分析這種現象,便可以發現,這恰恰是從思維科學的觀點上說明了回歸先天、返老還童是可能實現的。人的思維,無論從形式上,還是內容上,都可能通過入靜過程回到遠古時代,回到襁褓之中。

    當然這種回返不是簡單的倒退,而是螺旋式前進或上升,是否定之否定。人類及嬰兒意識活動之萌芽中包含的具思維內容,只能夠賴以平衡和協調原始人類與環境之間的最簡單聯繫以及人生之初的主、客觀關係,而以此為淵源高度發展起來的感覺思維和動作思維等具思維形式,則能使人實現身心的自我調控,完成複雜精細的操作活動,前後差距之大,有如天壤之別。

    感覺思維作為入靜過程中的主要思維活動形式,與其他思維形式相比較,它的存在條件是否很特殊呢?其實不然。只要認真考慮一下就會發現,其他形式的思維活動也有其相對特殊的存在條件。我國思維科學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科學家錢學森曾提出,人體有三種功能態,即清醒態、睡眠態和氣功態。如果我們將思維形式與人體功能態相對應,大體上可以做這樣的劃分:人在清醒態思考問題的時候,以抽象思維為主;在睡眠態的夢境之中,各種具象思維均較多見;在氣功態入靜過程中,感覺思維居支配地位。這樣的劃分當然只有相對的參考意義,但它畢竟可以提示,思維形式同世間萬事萬物一樣,也有其存在的條件。

    如此,感覺思維的存在條件還特殊嗎?

    〈三〉情緒思維

    情緒研究是當代心理學研究中明顯薄弱的一環。不僅情緒的定義迄今為止沒有統一,就連它是不是一種具有獨立意義的心理過程或心理狀態甚至都有爭議。當前的情緒理論很多,有認知理論、行為理論、生理理論等,可以說是五花八門。然而正是理論的眾多紛紜,說明每種理論都不足以完全解決問題,否則有一兩種就夠了。這正如同治某一種病的藥物越多,說明每種藥的療效越不理想,如果有特效藥,一兩種足矣

    情緒是什麼?它是體驗,又是反應;它是衝動,又是行為。情緒狀態至少要由情緒體驗、情緒表現和情緒生理這三種因素組成,它是身心復合的一種機體狀態。然而,我們研究入靜過程中情緒變化的機理,主要是把它作為一種體驗過程來把握的。我們主要取情緒是一種體驗的定義。正如同主要取思維是意識流的定義一樣。關於情緒的這個含義或定義,「入靜的境界」一章已作了表達。在那一章中還提到過,入靜過程中的情緒體驗總是伴隨著感覺體驗而出現的。

                        2014118

Copyright c 2003-2020 實用氣功網.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未經許可 不得轉載